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锐意前行 大爱无边——初识“全国文明单位”扬子江药业集团
发布日期:2012-11-12  点击率:242

        在薄雾中,记者登上从扬中到泰州的长江汽渡。江苏的十月,秋意深浓,江面的空气中弥散着淡淡的桂花清香。以“提高我国药品安全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促进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医药质量扬子江峰会,正在扬子江药业集团隆重召开。在参与峰会时,记者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很容易地找出扬子江药业的人。他们身上仿佛弥散着一种特质,像一种磁场,虽然无形,却切实存在。正是这种特质,让他们在芸芸众生中如此鲜明。带着好奇,在会议间歇,记者走近了他们,尝试着去认识扬子江药业集团,认识这些扬子江人。

  传承精神,铸造扬子江之魂

  倪海华是一位在生产一线工作的生产管理负责人,也是记者接触到的第一个带有这种特质的扬子江人。当见到他时,他正带领员工们紧张地进行抗肿瘤固体制剂车间的GMP改造工作。在短暂的休息时间,倪海华对记者说,他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自己进厂的第一天,徐镜人董事长亲自为包括他在内的新员工上的一堂集体课。“徐镜人董事长给新员工们上第一课,已经成为扬子江药业的一个雷打不动的传统。他工作再忙,也会抽出时间给新员工们上好这一课。”倪海华还记得,在那堂课上,他从徐镜人董事长那里了解到扬子江药业风雨兼程的发展史,认识到了扬子江药业从一个镇办小厂,发展成现在集科、工、贸一体化的国家大型医药企业集团是多么的不易。创业的艰辛,以及企业坚忍不拔、锐意进取的精神深深触动了刚刚进入扬子江药业的倪海华。“当初听课时自己所受的触动到现在还依旧记忆深刻。自那以后,延续这种精神就成了我潜意识里的追求。无论是冻干粉针灯检技术难关,还是ALUS自动进出料系统刚引进时的设备衔接难题,都没能让我退缩。现在回想起来,正是这种扬子江精神始终激励着我成长。如今,我已经成为生产分公司的负责人,对我的员工们,我同样时刻在传递这种精神——做扬子江人,要有扬子江魂。”

  扬子江药业集团在传承扬子江精神的方式上可谓不遗余力。企业创办了“一报一刊一网一屏”(扬子江报、扬子江药业杂志、扬子江网站、LED显示屏)的企业媒体宣传平台,建立了科室、车间、班组三级通讯网络,形成以宣传部门专职宣传报道员为主,其他基层单位兼职通讯员为辅的企业媒体宣传报道框架,为企业宣传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通过这样的宣传网络,企业内外线劳模、标兵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及时宣传,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员工立足岗位、奋力拼搏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

  “在扬子江,凡新进厂的职工都必须接受军训已被作为一种制度常年坚持下来,这也已经成为扬子江精神传承的经典。”倪海华说,“用徐镜人董事长的话来讲,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只有服从才能有战斗力。扬子江开展全员军训,是为了培训每一个扬子江人的团队精神和执行力,团结一致,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员工的忠诚和吃苦耐劳精神,让每一个员工都具备扬子江人的特有品质。”

  于是,与倪海华一样,“坚韧不拔,锐意进取,团结拼搏,永不满足”的扬子江精神融入每一个扬子江人的血液中。他们不仅是扬子江精神的传承对象,同时也是这种精神的传承者。这种精神,激发着扬子江人为企业更美好明天而努力拼搏的热情;铸造了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扬子江之“魂”。

  护佑众生,谱写扬子江之爱

  扬子江药业将“求索进取”的扬子江精神传承给员工时,如同雷震九霄般强劲;而践行“护佑众生”的企业文化时,却像是春风化雨般温柔。

  当过13年兵的扬子江药业集团机关事务部副部长杨茂昌每天早上6点多些就已经到厂了。他是管理职工宿舍、厂区公共区域等与员工工作生活密切相关事务的后勤负责人,为了给企业员工构建温馨美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已经习惯一年365天每天最早到厂、最晚离开。

  杨茂昌说:“为了全厂员工能够安心工作、快乐生活,集团后勤部将服务保障工作细化分解,目前已经拥有10余个专业部门,涵盖了从住宿、餐饮到洗浴等各个方面,事无巨细,力求让员工们在工作时没有后顾之忧。这不,我们刚刚还组织有需要的员工以集团团购的方式购买了空调、冰箱、电视等大件电器,为员工们省下了不少的花费。集团还专门外请了学校老师,在厂里开设多个辅导学习班,以满足员工的课外补习需要。另外,扬子江药业厂区的绿化,这些年的总投资已经超过1.2亿元,厂区种植的植物达到110余种,其中包括110棵楠木。总部40多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每年投入的维护费用就达50余万元。为了让员工能有一个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集团精心打造这样一个绿色厂区。”

  集团食堂司务长季荷英为了能让全厂职工吃上卫生、营养、可口的饭菜,十年如一日,在食堂踏实而忙碌地工作着。当记者来到食堂见到季荷英时,朴实的她显得有些局促。但在照顾员工饮食方面,她可是个有心人。上任时间不长,她就对就餐制度进行改革,实行自主打饭,有效地杜绝了浪费行为。仅这项制度的落实,每个月就可以为公司节约1万多元,而省下来的这部分费用,季荷英再用来改善职工的伙食,增加菜肴的花色品种。她还组织进行食堂各岗位的技能比武,把食堂工作人员的热情都调动了起来。于是食堂的饭菜做得更是精益求精,再加上集团工作餐免费的制度,扬子江的所有员工平时根本就不用到厂外去用餐,每天中午,都能看到超过2000人在食堂用餐的场面。“我们采购的食材都是精挑细选的,给我们供应蔬菜的都是2周招标一次,主食也是1个月招标一次,我们都是只选最好质量的,让员工们吃得放心、舒心。”朴实的季荷英说。

  见到扬子江药业集团工会副主席张丛慧时,高挑漂亮的她正在忙着策划组织集团一年一度的职工运动会。她介绍说,在构建整洁、温馨、绿色厂区的同时,扬子江药业还着力打造家庭式厂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营造出温馨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集团每年都利用“五一”、“七一”、“十一”等节日为契机,举行合唱比赛、文艺晚会、职工运动会、知识竞赛、小品大赛、卡拉OK比赛等各种文体活动,企业业余文化生活空前活跃。截止到目前,集团已连续举办了13届大合唱比赛、9届曲艺小品比赛、17届军事队列会操比赛。其他如中秋晚会、圣诞晚会等更是经常化、制度化,每年都少不了。集团投资建设的总面积10280平方米的“职工之家”,内设职工食堂、桌球室、乒乓球室、舞厅、浴室等设施,集生活、学习、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集团内还有风景独特的医药名人雕塑文化大道、气势如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方红广场、职工健身休闲的五环广场。为新进大学生新建了公寓式住房,各种娱乐、学习、体育锻炼的场所一应俱全。此外,每当有员工过生日,都会收到集团送来的生日蛋糕和祝福;每逢节假日等员工返乡出行高峰时期,集团都会为员工集中办理车票……这样为员工着想的人性化举措,真是不胜枚举。难怪扬子江人在谈到自己企业时都会由衷地说出:“扬子江,我可爱的家园。”

  扬子江秉承的“护佑众生”的理念,不仅呵护着企业自己的员工,更将一份大爱播撒向整个社会。自2001年以来,扬子江药业集团就承办了由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广电总局、全国妇联和国家老龄委共同主办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关爱西部健康行动,向内蒙古、宁夏、陕西、云南、贵州、重庆、四川、甘肃、青海、广西、新疆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送医、送药、送知识,沿途在贫困地区建扬子江希望小学,为教师免费体检,为孤儿院、敬老院免费提供药品,慰问孤寡老人,为村民“打井”解决饮水问题,免费给牧民提供卫生保健包,资助西部贫困学生,跟踪治疗贫困患者,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为了回报家乡,更好地在企业周边地区开展扶贫济困,扬子江药业集团于2003年成立了扬子江慈善会。慈善会副会长戚正欣介绍说,在“爱”的号召下,慈善会积极捐助义务教育阶段和考入大学的贫困生,为低保户、五保户、重残人员缴纳新农合参保金,资助农村危房、草房改造,帮助农村困难户改水,救助因灾、因病、因事故致贫的困难户,参与农村修建道路桥梁等公共设施改造。每年春节、中秋佳节,慈善会和扬子江药业集团领导都会亲自走访特困户,并发放慰问金。扬子江药业独家资助我国医药卫生行业最高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评选;设立扬子江“抗非”救助基金;在全国部分高校设立“扬子江”奖学金等。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扬子江在第一时间捐赠药品价值2000多万元,捐款近300万元,员工献血5万毫升,为支援抗震救灾贡献了一份力量。近日,扬子江药业集团成立扬子江慈善基金会高港教育基金分会,集团首期注资300万元作为原始基金,专门用于奖教奖学、助教助学活动。

  由于扬子江药业集团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成绩突出,被先后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非公企业双强百佳先进党组织”、“江苏省最具幸福感企业”、“江苏省环境友好型企业”等称号。

  感恩奉献,形成扬子江之风

  企业对员工、对社会充满着爱心,员工对家一样的企业也会“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扬子江人感恩回报、爱厂如家、甘于奉献的故事比比皆是。无论是舍小家、顾大家的优秀管理者;还是挑灯夜战,一门心思搞研发的科研人员;抑或加班加点,坚守工作岗位的车间员工,都清晰地映射出扬子江“忘我管理、忘我工作、忘我奉献”的优良厂风。

  身为扬子江药业集团GMP认证办公室主任的徐开祥,在认证工作过程中,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现场检查、文件审阅和协调工作。2011年下半年,徐开祥远在农村的岳父被查出患有重病需要到城里住院做手术。当时正值集团GMP认证现场检查的关键时候,徐开祥咬着牙坚守在认证现场,直到现场检查全部结束,才急急忙忙奔到医院。因为深深的愧疚,在推开病房门的那一刻他却犹豫了,因为这时他的岳父已经做完了手术。

  扬子江药业集团药物合成研究所副所长陈令武,是个很年轻的小伙子。正是这样一个不善言辞的研发人员,遇到研发项目中试过程中出现工艺不稳定问题时,表现得异常坚定执著。面对包括硝化、还原等反应同时进行,产物又对光、对湿、对热极度敏感的复杂中试项目,他放弃休息时间,连续3个月吃住在厂里,更在中试进行到关键步骤时埋下身子整天扎到中试车间操作反应工艺。“整个研发工作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困难组成的。作为研发人员,我的职责就是迎着困难冲上去,千方百计找出解决办法,别无其他选择。”陈令武说。

  想要见到头孢粉针车间主任李森,真是太难了。即便记者已经到车间门口等他,他却连10分钟的采访时间也抽不出来。车间的员工告诉记者,现在正是TSB挑战试验最关键的时刻,李森已经连续紧盯试验进展30多个小时了。“因为严重缺乏休息,他已经感冒40多天了,至今还没有康复。”“即便提醒他去休息也没用,他的心思都在车间里了。前些天他发高烧吊输液的时候,车间有事,他拔掉针头就跑到车间来。”……最终,记者也没能见到李森,只从匆忙穿梭在车间里的员工们口中,听到了他,听懂了他。

  扬子江人所特有的品质深深地触动了记者。离开厂区时,记者回望扬子江药业,不禁感慨万千,建厂40余年来,这家企业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更形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积淀。

  至此,记者终于明白了扬子江人与众不同的特质是什么,那正是40余年来,扬子人自己铸造的魂、谱写的爱、兴起的忘我风气。(中国医药报 陈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