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原料车间QC小组:留心细节 大胆创新
集团海慈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抗肿瘤原料车间QC小组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创新创优的进取精神,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大胆创新,成功降低了枸橼酸他莫昔芬原料药E-型异构体含量。
记者在抗肿瘤原料车间QC小组看到,小组成员正在围绕如何 “降低枸橼酸他莫昔芬原料药E-型异构体含量”这一课题进行商讨。他们运用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质量技术攻关。在调查、统计、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人、机、料、法、环”的分析方法,最终将问题的关键锁定在几个末端因素上。
QC小组成员在QC改进中发现脱水剂添加不够合理,QC小组通过小试减半脱水剂用量和取消脱水剂用量,最终在取消脱水剂投入的情况下,巨型异物体降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让小组成员们十分振奋!他们反复实验论证,寻求最佳对策,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攻关取得了重大突破,降低枸橼酸他莫昔芬原料药E-型异构体一次含量目标值从0.67%降至0.5%。
抗肿瘤原料车间主任邵庆峰表示,通过QC活动,一方面降低枸橼酸他莫昔芬原料药E-型异构体一次含量,保证了生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的热情,提高了企业员工的业务技术水平,为今后其他质量攻关活动积累了经验。
极致QC小组:课题攻关见成效
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心化验室极致QC小组于2012年2月成立了,共有6人组成,是一个创新型的QC小组。该小组针对“中药材中二氧化硫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这一课题进行技术攻关,取得了新的进展。
由于传统的检测方法测定中药材中二氧化硫的时间较长,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留守实验才能完成,而目前公司药材需求量非常大,检验批次也非常多,因此研究二氧化硫快速检测方法势在必行。极致QC小组根据国标法、中国药典法及文献资料提出盐酸副玫瑰本胺法、蒸馏后碘量法及改良碘量法三种方案,并根据三种方案的优缺点,小组采用综合评价得分的方法最后确定最佳方案为改良碘量法。
在QC小组攻关过程中,他们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一些药材的来源产地,药材的样本,试样量,采集量等,小组成员都是在完成检验工作之余,利用课余时间和放弃双休日来进行的。他们自己到药材市场去采集样品,回来后在化验室的其他同志帮助下,通过各种方法的检测对比,使二氧化硫的一个检测方法能够快速检测出来。
QC小组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成员各自的积极主动性,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培养了每个人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使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火炬QC小组:大胆创新 攻坚克难
集团液体二号楼输液车间火炬QC小组针对“如何降低包装线设备故障率”这一课题大胆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输液二号车间于2003年正式投产,包装线设备选型主要以国产设备为主,随着输液销售形势的发展,输液产品市场销量的不断攀升,车间产量也逐年增长。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火炬QC小组成员发现,车间设备故障率平均值达到了5.82%,不仅影响生产的连续性,造成潜在的质量及安全隐患,还影响了员工的正常上班时间。
火炬QC小组经过理论分析和验证性生产,找出了人员培训不到位、装盒机传送带卡死等导致故障率高的主要原因。针对自动盒装机偶有小盒大盖盖不好现象,小组成员决定采取不合格一个剔除一个的方法,逐个剔除不合格产品。并在对角封口机剔废装置前加装一个检测电眼,专检大盖,从根本上解决了大盖盖不好导致卡堵的现象。
今年以来,火炬QC小组经过大胆创新,还陆续解决了输送带输液瓶堆积过多、装盒子挡瓶挡片设计缺陷等问题,将故障率由5.82%降低至2.40%。在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员工的工作量,节省了工时。QC小组表示,将会继续努力,进一步挖掘设备潜力,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市场供货。
石穿QC小组:技术攻关提产能 提高质量保销售
集团石穿QC小组围绕“提高轧盖半成品合格率”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为销售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冻干制剂工艺过程中,轧盖机通过给西林瓶扣上铝塑组并将合盖紧密牢固地包封在瓶口上,起到对冻干半成品进行再密封的作用,可有效阻止外界水分、空气的入侵,避免污染药品。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轧盖半成品合格率仅为98.5%,比正常的轧盖合格率低了0.5个百分点,极大地影响了生产效率。石穿QC小组经过调查发现:铝盖松动、铝盖褶皱变形,以及瓶口缺盖现象在轧盖不合格品中占据83.2%的比例,如果有效降低这三种不合格品的数目,合格率可达到99.7%以上。小组成员立刻行动起来,经过大量的分析研究以及实践验证,终于逐步克服了这三个难题。
通过QC小组深入细致开展活动,轧盖半成品合格率从原先的98.5%提高到了攻关后的99.6%,每批可减少轧盖不合格品90瓶以上,共创造经济效益42000元。
大家表示,此次活动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首先增强了小组成员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小组成员对QC工具的灵活运用能力有所增强,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开展QC活动,增强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将全面质量管理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去。
探索QC小组:刻苦专研 勇于实践
今年以来,集团头孢固体制剂二号车间探索QC小组针对“高速包装线电子监管码系统项目的实施”这一课题,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QC攻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11年,头孢抗肿瘤固体制剂二号车间根据国家规定,实施乌尔曼生产线的电子监管码项目,并对两条数粒生产线进行安装。然而乌尔曼生产线属于全自动高速包装线,电子监管码项目的实施,对车间生产效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探索QC小组成员在认真分析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方案,并通过反复的实验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检测,经过近7个月的攻关,在全体QC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有效的解决了高速包装线电子监管码系统。在实施过程中,他们遇到的难题主要是一次扫描识别中低于开始设定的目标,他们通过询问厂家和自己研究视觉扫描系统,发现影响成功的主要因素为曝光度,光照度和焦实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终参数,最终达到了设定目标。
通过探索QC小组的攻关,高速包装线电子监管码系统项目得到了顺利实施,并达到了电子监管码一次扫描识别率大于96%的设定目标,有效的提高了产品质量控制。
红太阳QC小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集团口服液二号车间红太阳QC小组通过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围绕节能降耗提高产能效率,在降低口服液洗灌封联动线炸瓶率上取得成效。
红太阳QC小组成立于2010年1月。去年七月份以来,为提高车间生产自动化水平,降低员工劳动强度,车间将原有口服液洗灌封设备与10毫升指型全自动输甁线联机。然而全线联机后发现,生产过程中炸瓶率较高,严重影响了车间生产成本及成品收率。
经过小组讨论一致认为,洗烘卷瓶带之间的距离是此次炸瓶的要因,主要卷瓶带之间过小容易炸瓶,过大则易出现倒瓶现象。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红太阳QC小组成员召开分析讨论会,从人员、设备、工艺、物料四个方面全面分析,不断试验洗烘卷瓶带之间的距离,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对策。经过测试,确定17. 9mm为最佳间距,但仍然存在倒瓶和挤压上爬现象,小组分析认为,卷瓶速度大于输瓶带速度,而由于惯性倾倒,因此需要给它增加一个向后的扶持力,防止玻璃瓶倾倒,经过改进,这种现象得到了明显的解决,炸瓶率明显降低。
通过QC活动的攻关,小组成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联动线生产过程炸瓶率由攻关前的每批15.37‰降低至2.63‰,每批节约玻璃瓶5988只,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