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志愿服务活动
一支活跃口岸城乡的电影队
发布日期:2012-01-26  点击率:353

    在高港区口岸街道70.6平方公里广袤的大地上,常年活跃着一支免费为农民放电影的放映队---扬子江药业集团电影队。15年来,电影队走遍了全街道23个社区(村),义务为农民及外来务工者免费放映电影2200多场,深受全街道广大群众的欢迎。广大群众交口称誉说,是扬子江药业集团把精神食粮送到了我们家门口。

    改革开放之初,电影界打破了“三战”(《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一统的局面,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影剧院门前出现了门庭若市、一票难求的景象。可是,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随着文艺形式和观众欣赏层次的多元化,前往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越来越少,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偌大的观众厅里常常只有稀稀拉拉不多的几个人,影剧院门可罗雀,职工对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希望找到一个摆脱困境的良策。

    作为镇上分管文化工作的负责人,我对影剧院的状况也很作急,影剧院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电影没有人看,就没有了收入,10多名职工的工资就没着落,吃饭问题可是件头等大事,经过一番思考后,我与影剧院经理魏清荣一起商量,电影在影剧院没有人看,但在广大农民中还是很受欢迎的,能不能让电影走出去,到广阔天地农村去免费为农民放映,但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要有外来资金的支持,这就需要寻找一个愿意合作的企业联手,共同建立一支农村放映队,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1997年春天,我们正式着手寻找合作单位,经过两个月的努力,联系了几个单位,可事情进行得并不顺利,对方不是对此事不感兴趣,就是嫌付出的费用太高而谈不拢。在与一家银行商谈时,我们承诺,每到一处放映,先放幻灯片为该行作宣传广告,并通过村干部为该行宣传储蓄,银行支付部分资金,用于电影队的成本,节余部分交给影剧院作收入,这种双赢的好事,后来由于银行繁杂的申请和审批手续最终未能办成。

    山重水覆疑无路,正当我们为寻求合作伙伴犯难时,想到了扬子江药业集团老总徐镜人先生,他是个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多次向社会捐钱捐物扶贫济困,也多次表示过要为农村多做点好事、实事的想法。我们向他建言,成立电影队,常年免费义务为农民放电影。徐总一听立马表示赞成并愿意出全资赞助,这以后,我们又进一步落实了合作的具体事宜,并很快签订了协议,决定把电影队的名称定为扬子江药业集团电影放映队,还专门制作了一块银幕和队旗,银幕的下方印有扬子江电影队的名称,队旗上书写着“扬子江电影队”六个大字,每到哪里放电影,这面大旗就悬挂到哪里。

    凡事开头难,坚持更难,扬子江电影队从成立坚持至今15年,更是难上加难。15年来,电影队的资金从未短缺过,电影队每年放映电影150场左右,内容上有革命历史片、传统戏剧片、剑侠武打片和科普教育片几类,一年365天中的多数日子,在口岸的农村田头场院、在镇区的市民广场、在引江河枢纽工程,在长江大桥的工地、在消防官兵的营房、在新疆班学员的礼堂,经常可以看到电影队的身影。当我们采访电影队魏清荣队长时,他自豪地说:“徐总的支持是我们电影队的支柱,我从事电影放映已经50年,现在退休了,能有机会继续为扬子江义务放电影,是我的骄傲,扬子江电影队这面旗帜一定会高高飘扬、永远飘扬下去。”                             

(扬子江慈善会   戚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