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苏小刚,扬子江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固体制剂车间的干部职工无不称赞有加,他在维修岗位上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不断探索创新,成为公认的“能工巧匠”。知识就是财富。可以说,苏小刚代表了扬子江新一代的知识型员工。
一名优秀的“设备主治医师”
从下午一点半到晚上八点,苏小刚一直在维修设备。设备维修是他的主要工作任务,只要车间需要,不论分内分外、上班下班,他随叫随到。多少次从睡梦中被叫醒,多少次在风雪交加的夜晚赶来“诊治”设备,多少次在黎明时分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补个觉……为了排除故障,他还曾连续工作20个小时。工人们说:看到苏小刚就吃了定心丸,在他手里没有排除不了的设备故障。
而这次维修,苏小刚凭着对设备的了解,几番测试后,终于使设备运转如初了。他游刃有余的操作和指导,真让人见识了“设备主治医师”的风采。
做一名合格的主治医师,首先要充分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苏晓刚积极参加厂里面组织的钳工、电工学习班。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以及师傅前辈门的细心教导使得苏晓刚的维修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车间多种设备,每台设备有成百上千个零部件。大到工艺流程,小到零部件的作用、原理和性能,他都了如指掌。
苏小刚认为,抢修设备是被动的。要变被动为主动,就要把重点放在维护保养上。他制定了严格的设备保养制度,积极开展预防性维修。
凭实力与设备“对话”
作为设备维修人员,要能不断地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电气维修是众多机长的硬骨头,一楼设备出现过多起设备电气故障,如250机升温后报警故障,遇到此类故障时,他就翻出学习资料,按照老师所讲的排故,顺利的解决问题。
50机在对批号进行调整或清洁后很难复位,不断的调试致使包材有较大的浪费。苏晓刚经过仔细观察后在批号加热底座加装一U形挡块装置,保证批号调节或更换批号时能迅速复位。250机因为更换品种频繁,各品种剔废步数有很大的差异。每次换模后间距很难掌握易出现误动作,至使包材浪费很大,每计算一次剔废步数就会浪费大约6 米左右的包材。这时,苏小刚主动请缨,经过研究,加装一限位装置使包材从热封辊至冲裁的间距固定,换模之后其剔废位置就会有特定长度从而减少了剔废步数调整的次数,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提高包材的利用率。像这样的技术革新还有很多,一系列的技术改造中,他又一次锻炼了自己。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久了难免会产生厌倦,而苏小刚在维修岗位上就是乐此不疲。对此,苏小刚只说了两个字:“热爱”。
因为热爱,他对技术执著追求。苏小刚原本的专业是微机工业控制。来到固体制剂车间维修岗位,他几乎是从零开始。一年多时间,勤学好问的他已经成为一个独挡一面的熟练工。他深知,作为新时代的技术工人,需要知识的支撑,因此,业余时间他都泡在了设备、书本上。厚厚的外文资料,他啃完了几十本,并把它们成功地应用于实践。
“梅花香自苦寒来”。近日,领导让他着手负责车间一楼的设备管理。负责的设备更多了,责任也更重了,面对全新的工作,他又捧起了设备管理书籍,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岗位在变,而对岗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永远不会改变。这就是苏小刚,一个新时代的知识型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