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思想道德卷
全国劳模吉寿如先进事迹演讲稿
发布日期:2011-04-13  点击率:2346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古语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然而,情分多种,情有独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令人感喟的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使人称羡的亲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缠绵悱恻的恋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引人思归的乡情。今天,我也向大家讲述一个人的情,一个共产党员的铁血丹情。他,就是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销售二局局长吉寿如同志。

    扬子江人说:我们的吉书记有着解不开的扬子江情。

    按照一般人的观念,1986年从营职干部转业回来的吉寿如无疑有点傻。放着优越而轻闲的县级机关不去,而选择到扬子江制药厂,似乎是个鲁莽而冒险的举动。但从军队的大熔炉锻炼出来的吉寿如反复考虑,觉得自己追求的不是高官,不是厚禄,而是富有挑战的人生,他说服家人,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扬子江。

    初到扬子江,吉寿如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凭着军队政工干部的扎实功底,很快打开局面。他担任党支部书记,还负责行政和后勤,管理厂务有条不紊,处理问题有理有节。他和工人们一起加班加点,进行技术攻关;一起筑坝填土,扩大厂区。沉稳而干练的办事风格赢得了集团领导的信任。

    正当吉寿如发挥其聪明才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扬子江的宏伟蓝图而全力以赴时,天有不测风云,一个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到扬子江,就因为一封莫须有的,所谓生产假药的举报信,他受到牵连和企业负责人一道被打入冷宫,撤职、调离,不仅不可能再呆在一草一木都凝聚着自己的辛勤血汗的药厂,连养家糊口的工资也没有了着落。那段时间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一些以前受到厂里处分过的小人落井下石,跟着起哄,而上级领导无人听他陈述实情,他极度地苦闷、彷徨,但他清楚地知道他们厂没有造假药,他相信事实终究会战胜诬陷和诽谤,党和政府会还他一个清白,会还扬子江一个清白。他和徐镜人董事长一起不停的收集物证,不停的写申述材料,几乎每天奔走于司法和药检的各个部门之间,开始了长达39个月的申诉的艰难历程。

    “往事不堪回首,但苦难又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有了这次磨难,以后再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觉得苦了。”吉寿如每次会想起这段痛苦的时光总是感叹不已。1992年12月12日,这一天吉寿如终身难忘,洗清了一身冤屈的他复出回厂,工人们自发地买来了鞭炮,从楼顶挂到地面,放了40多分钟,看着百废待兴的工厂,看着工人们期盼的目光,从没有为自己受到的屈辱掉泪的他热泪夺眶而出。

    再次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吉寿如恨不得把一天的24小时变成48小时来用,他没日没夜的投入到恢复生产的各项工作中。此时厂里最急需的就是开辟新的销售市场来带动生产,徐总对他说:“老吉呀,北方条件较艰苦,开辟市场难度大,别人去我不放心,还是你去吧。”为了重振扬子江的雄风,吉寿如二话没说,告别妻子和孩子登上了北去的列车,这一去,山高路远,出家无家,转战华北东北的营销战场,至今已经10多年。

    从零起步,从无到有,从混乱到有序。担任党委副书记和副总的吉寿如开始了扬子江整个华北及东北市场的重整工作。他深入医院调研,和一线销售员一起制定作战计划。他打破以往单打独斗的销售模式,建立起资源共享的网络型整体营销新机制。

    1995年,负责东北的营销人员不断地向吉寿如大吐苦水:“东北人头脑中习惯的观念太顽固了,他们有史以来吃惯了片剂,根本不能接受胶囊,我们不知做了多少工作,企业的胶囊一盒也买不出去。”“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的,你们将东北所有的医学专家、医院负责人都找来开会,我来做工作。”吉寿如自有他的主张。

   第二天,在众多的专家、学者注视中,吉寿如从容不迫,侃侃而谈,从药品的性能、质量、生物利用度,讲到古今中外、大江南北的用药习惯差异,整整一个多小时,听众席上的目光由疑虑变成了敬佩,一些院长当场答应可以进扬子江的胶囊试试,会后一些专家纷纷上台与吉寿如握手,并好奇地问:“您在哪个大学高就?”吉寿如微笑着回答:“扬子江大学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从那一天起,整个东北人传统用药习惯开始被打破。

    吉寿如重感情,更讲亲情。不过,他的感情里含着党性,亲情里挂着公字的牌子。市场经济,物欲横流,充满着各式各样的诱惑。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下,吉寿如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坚持扬子江的利益高于一切,时时勉励自己廉洁自律。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到公私分明,决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在用人问题上,坚持任人唯贤,决不任人唯亲。吉寿如有一个本家兄弟原先在河南市场跑销售,1996年吉寿如分管河南市场后,便劝说其弟弟离开河南市场,到东北市场去发展,数年后,吉寿如又分管东北市场,此时他弟弟已在东北市场站稳脚跟,为了工作,吉寿如不得不再一次找弟弟谈心,苦口婆心劝说其兄弟离开,望着哥哥严肃而又恳切的目光,弟弟终于咀嚼出吉寿如目光中的深刻含义,为了支持哥哥的工作,这一次,做弟弟的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耕耘6年之久的市场,回到了内线。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似乎易结却难解的情结,似乎无情却有情的亲情。

    从军队政工干部起家的吉寿如最善于做人的工作,他知道手下每个人最适合的岗位,他知道如何最大程度的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让每个人各司其职又互相联动,发挥出最大效应。把工作做到每个人的心里去,让每个销售员都开心地、勇敢地去营销,让整个团队都团结如一人,让每个“士兵”都“为荣誉而战”,这就是营销儒将的成功秘诀。然而将数百名乡土气息浓厚的“家乡兵”带出来,成功培养为能征善战、让竞争对手为之敬畏、骁勇善战的营销猛将谈何容易!

    与吉副总的手下随意聊,都会听到类似的话:“吉副总待我们太好了,他关心我们每个人,他身上有我们学不完的东西,跟着他干我们有信心。”

   “‘兵行行一个,将雄雄一窝。’为了开拓市场,吉寿如同志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即使是非典最严重的时候,当别的企业的业务员纷纷撤离市场,不敢进医院,不敢见医生时,吉寿如同志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带领营销将士在北京一家医院一家医院地跑,一个医生一个医生地拜访,用真诚与客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为以后打开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吉寿如局长舍小家,顾大家,一年在家呆的日子最多不超过60天,常常月底回厂开封闭式经营工作会议,会议一结束,又立即奔赴市场,2003年8月9日,吉寿如72岁的老父亲突发急性冠心病,肺气肿,吉寿如当晚将父亲安排住院后,第二天一早使赶往黑龙江参加医院招标。”

   “2003年3月,吉寿如局长的爱人感染流感,突发39度高烧,连续10天, 在医院打点滴,家里还有两个老人没有人照顾,可吉寿如却远在内蒙市场应付招标,不能赶回……”

    “吉林,是吉寿如所管辖的市场,1999年,他的儿子在吉林上大学,整整四年时间,虽然和儿子近在咫尺,但因工作繁忙而没有时间去学校看望儿子。”

   “吉寿如72岁的老母亲患病卧床10余年,常年吃药打针,需要人在床前照料,可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在小家和大家之间,他只能选择大家,而把愧疚一次次埋在心底。”

     ……

    这些故事仅是吉寿如无悔人生的一个小插曲和一朵小花絮,然而正是这些有声有色的奉献精神托起了销售二局销售年年攀升的辉煌业绩。

    市场以实绩论英雄。纵观近二十年的企业人生,吉寿如完全可以感到快慰。2000年荣获“江苏省营销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荣获“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称号,200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者奖章”,并光荣地当选为九届江苏政协委员。2004年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

    走进吉寿如的精神世界,从吉寿如同志身上,我深深被这位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所感动。我为我们扬子江有这样一位忠诚的好干部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真正共产党员的情怀。他言行平凡朴素,但浸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他物质生活质朴,但饱含着精神上的富有高尚。他以对制药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时代凯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