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卷
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工作研讨会材料
发布日期:2008-03-13  点击率:1203

 

一、企业基本情况

1.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扬子江药业集团。

成立时间:1971年。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民营。

所属行业:医药。

企业性质:国家、省高新技术企业。

22007年企业发展情况

2007年,是扬子江药业集团的发展之年、提高之年、丰收之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30.66亿元、利税15.2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企业相继跻身江苏省百强企业、全国纳税500强企业、全国百强民营企业之列。企业发展备受关注,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原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国务委员唐家璇,江苏省委书记、省长梁保华,以及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全国双拥办等有关领导先后亲临扬子江视察指导工作。集团经前平颗粒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企业申报的药物制剂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已通过科技部专家论证;有16个产品已经达到国外药典的质量标准。2007年集团有20项QC成果获全国医药行业一等奖,并相继荣获“中国科技名牌500强”、“药品质量诚信建设示范企业”、“江苏省优秀企业技术中心”等称号。

3、科技兴贸建设情况及发展规划

扬子江药业集团历年来非常重视创新研发投入,仅在十五期期间集团投资于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就达10多亿元,平均每年投资于创新研发的经费占到年销售额的5%以上。高投入给集团带来了高回报,不完全统计集团每年可以获取十五个左右的新产品生产批件,每年新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额及利润均占到集团整体销售、利润的50%以上。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对扬子江而言,科技兴贸同样尤为重要。从经济增长的动力来看,要改变主要依靠仿制药拉动的局面,更多地需要自主创新的推动。今后,我们必须进一步调整新品研发思路,从仿制药的研发转向创新药的研发,要花大力气、大代价开发有知识产权的新品,实现真正意义上由“扬子江制造”向“扬子江创造”转变。一要加快江苏省(泰州)新药研究院和药物制剂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平台建设,形成良好的科研硬件设施和优秀的科研团队,为新品研发转型创造条件。二要进一步加强与学术顾问团队的产学研合作,拓展产学研合作对象的范围,充分利用外脑进行创新研发的规划论证和创新品种合作研究。三要创新研发模式,推行股份制的合作、研发外包等模式,力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外部资源从事创新研究。四要充分发挥子公司的“码头”作用,有效实现人才、信息资源、科研项目的综合利用。

二、阐述我市科技兴贸医药创新基地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医药创新基地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基地建设思路清晰、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基地配套设施合理,重点企业的内生动力强,起到了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基地内正在建设的研发、市场、信息、人才和生产五大公共服务平台符合总体科技兴贸基地发展方向和支持重点,但是还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现状,还没有形成较高水平的研究平台,缺少高尖端人才,没有特别好的项目。

希望加快出台扶持政策措施,希望设立医药国际注册指导中心,帮助医药企业的产品在境外注册和列入国际组织采购目录,指导进行GMP、GLP、GCP、FDA等专业认证;向企业提供出口市场技术标准等服务;企业开展面向出口的自主创新,希望国家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引导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此外,对企业人员出国往返护照办理、产品出口通关希望给于最大便捷。

三、对国家医药产业发展和国际化建设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有专家预计,到2010年,全球生物药品市场份额将提高到18%,天然药物市场份额将达到7%。无论在化学药品、传统中药以及生物制药方面,中国医药企业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对国内医药市场而言,中国医药市场正处于历史性大调整时期。一方面,市场的持续高速增长将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空间,另一方面,企业间的竞争会使市场的集中度大大增加。从市场的长远发展情况来看,中国医药市场在未来的10年将以大于10%的速度递增,2011年将达到3950亿元。

分析国际、国内医药市场的新趋势、新特征、新要求,要高度关注目标市场的信息以及国际医药动态,加强国际贸易人才的引进,尤其是有丰富的市场开拓经验和注册经验的专业人才;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外市场的供求信息和产品的技术要求,为企业更多产品走出去提供翔实的市场资讯。政府要做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桥梁,以国家政策导向促进医药企业强化创新体系的条件及能力建设,提升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及水平,最终达到做大做强中国药企业的目的。

四、企业对构建产业联盟的看法和建议

行业共性技术、标准的研究问题不仅是医药企业所遇到的难题,可能是其它行业所遇到的共性问题。共性技术是一种能够在一个或多行业中得以广泛应用的,处于竞争前阶段的技术。它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共性技术研究成果上,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生产或产品的需要进行后续的商业化研究开发,形成企业间相互竞争的技术产品。从上可见共性技术也可以说是研究解决一个行业或多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基础性问题或技术难题,因而单靠某个企业或某几个企业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它必须依靠实施产业联盟,在行业内建立共性技术研究平台来研究解决。然而国内的企业基本是独自为阵,很难形成行业联盟,现有的行业协会在这一方面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希望政府可以通过颁布相关法律和政策或提供部门资助的方式,鼓励企业构建产业联盟进行合作研究。

五、企业与国外合作的想法和建议

加强与国外科研院所的合作,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讲习班,选派优秀人才、年轻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到境外进行科研合作。与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吸引国外优秀中青年人才,围绕国家医学发展战略目标,面向国际竞争,开展新型药物制剂的研究,加强药学科技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希望政府进一步采取切实措施,以多种形式吸引优秀海外人才。除兑现国家已有的优惠政策外,要在户籍、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便利。各有关部门要为从事高新技术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中外人员提供往来方便。

六、企业与高校的想法和建议

目前我集团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项目合作;二是共建实验室或研究所;三是人才互通。在机制管理问题上我们认为主要要处理好双赢这个关键问题,其它问题都很好解决。目前我们在合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风险承担问题;另一方面科研成果转化可行性及产业化前景问题。这两个问题应该是所有企业在结合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结合我集团多年合作经验,在促进合作工作的开展上我们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加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组织重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在重点领域的资源整合示范及组织重点行业的共性技术开发和扩散的示范作用。

2、加强政府引寻科技资源向产业流动和与重点企业结合,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提供共性、关键技术支撑。

3、合作的对象必须要符合市场需求,企业的产品是为社会服务的,不能提供服务的产品是无法谈结合的,这就要求强化结合的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政府可以考虑加强这一方面的信息平台建设。

4、实施产业优惠政策引导,对于结合的项目予以实施特殊的优惠,如税收优惠、资金优先支持等,从政策角度引导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开展。